本文目录一览:
- 1、想去美国走一次舌尖上的一号公路,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餐厅吗?
- 2、北京著名八大饭店是什么?
- 3、请问一下温州十大人气餐馆推荐哪家?
- 4、在世界第一的馆子吃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5、北京最有名的饭馆
- 6、上海有什么有名的餐厅呢
想去美国走一次舌尖上的一号公路,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餐厅吗?
有的呀,比如说Shake Shack纽约店,In-N-Out,Five Guys和Republique。
第一个当然要说的就是有传说中神级汉堡美誉的Shake Shack纽约店啦,店门口基本每天都会排好长的队伍,而很多人来排队也不是只冲着它的网红招牌哦,而是因为它真的好吃!饱满的芝士加鲜嫩多汁的肉,也是超级满足啦。Shake Shack当属纽约店最火爆,但它的分店不仅遍布美国很多城市,更是开到东京,香港和魔都啦,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尝一尝!
第二个要说In-N-Out,它是美国西海岸一家地方性的连锁汉堡店,1948年由Harry与Esther Snyder夫妇在加州创建。作为西海岸独有的汉堡店,大家每每到加州都会选择打卡In-N-Out,也算是吃过加州特产了(不过附近州也是有连锁店的)。可以提前预约,否则要至少排队20min,更火爆的时候只能坐在吧台。
第三个要说Five Guys,它第一家Five Guys餐厅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而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洛顿社区,它现在已经拥有超过1000家连锁店,遍布美国和加拿大。所以基本上大家都可以在自己城市或附近找到一家Five Guys哦。这家餐厅是不可以提前预约的。来到餐厅后,一般都需要排队一小时左右,所以拿完号之后大家一般都会去逛楼上的家具展厅。逛着拍着,也就到号啦。
第四个要说Republique,精致的菜品,优雅的环境,别具一格的情调,Republique在洛杉矶众多网红餐厅中成功脱颖而出,小有名气。“LA最赞甜品”,“最赞Brunch”,“颜值最高餐厅”,“周末排队1小时以上的餐厅”等等清单里面全都少不了它。这家的海鲜尤其出名,烤扇贝,蟹肉饼,烤鳕鱼,鲜虾意面,生蚝刺身…相应的点这些当然价格不菲。
北京著名八大饭店是什么?
北京饭店、前门饭店、 新侨饭店、 和平饭店、民族饭店、六国饭店、 西苑饭店、香山饭店。
在改革开放之前,北京的大饭店并不多。当时的北京,号称有“八大饭店”,这些饭店都是直接归市政府饭店办公室管理,属于事业单位。饭店的职能,主要是负责中央和北京市的会议接待任务,比如外宾来访、国内大型会议等等,在当年,这些饭店,原则上是不接待社会散客的。
北京饭店
北京饭店位于东长安街与王府井商业街交汇处,是著名的五星级百年老店,始建于上世纪初。1900年,两个法国人在东交民巷外国兵营东面开了一家小酒馆,并于第二年搬到兵营北面,正式挂上“北京饭店”的招牌。
1903年,饭店迁至东长安街王府井南口,即饭店现址。1907年,中法实业银行接管北京饭店,并改为有限公司,法国人经营时期是北京饭店的最初辉煌期,从建筑风格到内部设施都标志着饭店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高级饭店。
前门饭店
现名前门建国饭店。开业于1956年,是北京著名的八大饭店之一。前门建国饭店建筑形式独特,2007年被北京市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
前门建国饭店地处老北京的虎坊桥,这里曾是京城昔日最为繁华处。五湖四海奇人多汇聚于此,更是梨园京剧发源之地。饭店内的国粹圣殿——梨园剧场以其绚丽多姿的京剧艺术蜚声国际,源远流长。
新侨饭店
现名新侨诺富特饭店。新侨饭店诞生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号,成为国有资金、海外华侨筹集资金共同建立的第一家公私合营的合资饭店,并以新中国之“新”和华侨之“侨”命名为新侨饭店。1954年8月1日,新侨饭店正式开业。
请问一下温州十大人气餐馆推荐哪家?
鸟安居酒屋
鸟安应该是温州最知名的居酒屋吧,时过境迁,经过了时间考验,依旧生意红火,排队常有,墨鱼香肠味道鲜甜韧性,荔枝和五花肉混合味道很奇妙,意外的和谐搭配,荔枝的甜配合五花的油脂,香甜美味。瓦罐牛肉肥厚咬下去有充盈的满足感。年糕烤熟膨胀后,沾满红糖酱混合花生粉,咬下去卡兹卡兹的甜香感。
推荐菜式:照烧鸡、芝士鸡肉串、烤土豆、鹅肝寿司、鳗鱼寿司
地址: 马鞍池东路8号(近马鞍池公园)
好望角食府
雁荡山(门票)景区周边的餐馆!装修风格不错,比较有特色,环境干净整洁,服务态度热情,菜品实打实,数量多,味道也好,点的鸡汤,就是家里熬出来的味道,原汁原味。海鲜都比较新鲜,就算白灼的,都好鲜美。
推荐菜式:农家烧猪手、蒜蓉虾、温州鸭舌、雁荡特色炒粉干
地址: 雁荡镇松溪大道21幢(雁荡山博物馆旁)
小十料理
小十在温州日料界还是灰常站得住脚,服务态度也是比其他日料店优秀许多小细节加分,基本每天饭点都要排队,拖鞋进,环境很好,服务人员素质也很高,菜品虽然量不多,但是做的确实很不错,造型也很不错。
推荐菜式:鹅肝手握、一口牛、鳗鱼石锅饭、鹅肝和牛炒饭、秋刀鱼
地址: 宏源路89号
HaveFun贩饭
门面比较小,小小的厨房,每个座位边上都有插座,想的很周到,空间不是很大,一人食,朋友聊天,都是比较合适的,老板娘出乎意料是位和蔼的老奶奶,还有以为烧菜的帅哥,每一道菜看的出来都是比较用心制作,这家店现烧咖喱在温州少见,味道也把控的很好。
推荐菜式:牛肉咖喱蛋包饭、豆腐牛油果番茄、牛肉蔬菜咖喱饭、南蛮鸡块
地址: 人民西路220号
猫山王MusangKing
店里的环境相对比较简单。。正好在电梯口 一出门就能闻到浓浓的榴莲味,店面虽然不大,但是里面也有七八张桌子环境装修的还是蛮有风格的色彩比较丰富,最棒的是果肉球,扎实的果肉,糯糯的口感,香气迷人,吃完幸福感倍增。
推荐菜式:榴莲千层、榴莲咖啡、榴莲奶茶、苏丹王果肉球
地址: 温瑞大道999号万象城5楼L538b店铺
小团圆餐厅
他们家生意一直很好,经常排队。人比较多,比较嘈杂,但是上菜快,,飘香芋很好吃,臭豆腐味道正,番茄鱼微辣,芝士_地瓜味道正,鱼香肉丝老嫩正好,菜量还可以,价钱很实惠的。
推荐菜式:小团圆炒饭、豉油鸡、番茄鱼、芝士_番薯
地址: 矮凳桥228号9幢欧洲城餐饮B区(灯具市场对面)
二两五花
店面可以说小,但装修简约清新,非常Instagram风,但又不完全流于形式,墙上的《游泳池》抽象画提了几分高级感,一入座应该是老板娘就递上一杯黄瓜柠檬水,一扫酷暑炎热口燥。其实口味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可这清爽的口感,清淡的味道不正好适合因温度消失胃口的我们吗。菜单上有提供饮料,听装汽水也只卖3元,可以说是良心商家了。
推荐菜式:芥末蜂蜜虾仁海饭、低温五花肉油饭、经典三文鱼柚子海饭
地址: 时代二巷万顺大厦内
猫厂beat
猫厂beat ,一家经营Brunch的酒吧,处于新城东瓯智库的一个小小角落,略显低调,不失名气,门口的风景会误导了你的视觉,进去之后你会觉得这不是一家理发店吗,然后你再进去你会发现什么叫小伙伴的所说的别有洞天惊为天人,店面蛮大的,楼上空间算是充裕,第一次尝试宫保鸡丁版的比萨,着实好奇,不太辣但是又很开胃,味道很不错。
推荐菜式:迷你鹅肝牛肉汉堡、 牛油果虾仁班尼迪克蛋、 六中十三班和海洋之心
地址: 新城智库花源路28弄32号
益展坊海鲜楼
益展坊海鲜排挡一直名声很旺,做海鲜排挡首先是食材要新鲜,看这店里人声鼎沸生意很忙的气氛海鲜的新鲜度应该是有保证的,点了几道菜吃过来的确挺好,家烧小_蠓、清蒸子梅鱼等让客人赞不绝口;酥排骨、咸菜鸡这两道虽是老菜,但点这两道菜一般不会失望的。最主要是价格也实惠,一桌10来位吃得饱饱的也没超过1000,服务也很及时。
推荐菜式:酥排骨、拌面、酒炖河鳗、江蟹生、鸽蛋蒸犹_
地址: 车站大道789号智慧谷G栋101号
意坊
先说最重要的事情,晚饭一定要提前预定!直接过去的话,不管天气好坏,是否是工作日,店里人都挺多的。店整体来说不错,就是桌与桌之间没有多少距离,挨得比较近。店员加水很及时。墨鱼烩饭,挺神奇的味道,淡淡的奶油味,但不腻。
推荐菜式:烤三文鱼骨、意坊沙拉、墨鱼汁蛤蜊烩饭、澳洲牛小排
地址: 车站大道万顺大厦9-3号
更多关于温州十大人气餐馆推荐哪家?,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在世界第一的馆子吃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几年吃过很多世界上很厉害的餐厅,但如果要问我吃过的哪家餐厅“最厉害“,我应该会毫不犹豫地回答:Noma.
Noma在北欧菜的地位,堪比小野二郎之于寿司,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之于天妇罗,拥有最多数量米其林星星的世纪名厨卢布松之于法餐,等等等。
甚至更厉害的在于,Noma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北欧菜的开创者、定义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如今你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家餐厅吃到蚂蚁、树叶、苔藓、松果等等奇怪的食物,在某种程度上,都和Noma有关。(云南的有些餐厅除外)
2003年,Noma在哥本哈根开业,开在市区移动250年的古建筑里,曾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共四次次获得世界最佳餐厅的称号。主厨René Redzepi通过他的理念与烹饪手法,着重展现北欧的「风土」特性,并将北欧料理推向世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Noma无疑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餐厅之一。
2017年的时候Noma关闭,将餐厅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的自由城,拥有了更宽敞的区域给主厨René Redzepi更大的施展空间,并于次年2月重新开业。
在2022的世界50佳餐厅名单里,Noma直接上榜第二名。要不是今年疫情的关系,Noma应该会再次获得世界最佳餐厅的称号。
现在的Noma 2.0从春天开始将春夏秋三季分为三个不同的「时令季节」。春天通常为海鲜季(Seafood Season),夏天通常为蔬菜季(Vegetable Season),秋天则为狩猎季(GAME FOREST SEASON)
我第一次预约是一个人去,提前一个多月登记了候补名单。而他们的候补名单根本没有用,最后我也是通过每天不断地刷座位订到了海鲜季某个工作日的位子。(Noma除了做菜厉害,玩套路也是厉害得不行)
但相较于日本一系列神级餐厅「介绍制」的预约制度,Noma的预约相对简单也“公平”很多。
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季节的全部可预订座位会提前几个月在某一天开放预订,一般只要准点守在预约的网页上,不要选择周末的日子,还是很容易订到的。
对了,务必要约4个人一起,2个人或者1个人是几乎不可能订到座位的(反正在预约日我是没见过开放4个人以下的预定)
如果预定上了,需要支付餐费全款,恭喜啊~
相较于“旧世界”的餐厅,新世界的这些餐厅更注重于整体的体验。
现在的Noma开在哥本哈根的郊区,通常需要打车前往,上车只用说Noma,想必所有的司机都会准确地把乘客带到相应的目的地。(北欧消费有多高,出租车就能让你有多流泪)
而在下车车门打开的那一刻,在Noma的体验就开始了。
下车的地方到Noma的入口有很长一段距离,下车的时候就会有“泊车小弟”和你确认预约信息,然后通知等在入口处的工作人员。
而到了Noma门前,打开门的一瞬间,所有的厨师团队和工作人员包括主厨René Redzepi会在门口以Noma的方式欢呼客人的到来。(我没有录,可以参考以下这段视频的前10秒)
一个人来的话,通常只有Shared Table共享餐桌,和其他15个来自世界各地的老饕共享餐桌。
当晚除了我和对面来自加州的小姐姐是一个人以外,剩下的全是一对儿一对儿的。
这样的场合,入座后,我必须要先喝一口酒。
因为全部人预约Shared table的时间都是一致的,所以刚坐下来大家互相寒暄几句之后就开始上菜了。
海鲜季的第一道菜是海螺汤。
端上来的时候,用海螺壳装着产自法罗群岛海螺熬成的汤,放在细沙上。螺壳的边缘点缀了丹麦初夏的鲜花,温暖的汤汁柔和醇厚,鲜味夹杂着鲜花的草本香慢慢在口腔中绽开。
半天前我还在爱尔兰,而这一刻,值了。
新鲜的竹蛏搭配了白加仑、腌渍过一年的接骨木花以及新鲜的圣约翰草。
料汁调的鲜美,味道略微偏酸,很是开胃。
这还是我第一次吃生的竹蛏。
菜上来的时候,我以为是吃青口壳。
打开盖子,才是青口最棒的部分。
虽然看起来似乎就是两只肥美饱满的青口,但咬下去会发现青口里塞满了酱汁。焦糖化的烟熏黄油里加了藏红花和极地百里香,一切都只是为了强调青口的风味。
挪威产的北极甜虾搭配上野生草莓、风干番茄以及红醋栗,焦糖一样的脆片实际是由虾汤制成的。
新鲜的甜虾就以足够好吃,几种调料的搭配更是把甜虾的鲜甜味烘托得淋漓尽致。
盖子上的虾头也是用来吃的,吮吸虾头,满嘴都是精华。
烟熏过的鱼子酱味道更为浓郁,周围是一圈南瓜泥和熏蛋黄做成的酱汁,又点缀一些李子做成的脆片。
鱼子酱的鲜美搭配上烟熏的香气,层次感太过丰富。
陈醋蛰头里的海蜇口感是爽脆的,而这里的海蜇完全是水母那种柔软的质地。
但实际上,“水母”实际是用鱿鱼汤加琼脂做成的“果冻”,橘黄色的则是圆鳍鱼鱼子酱,共同组成了“水母”,怪不得入口即化。
周围的海带也是搭配着一起吃的,几种味觉各不相同的“海鲜”搭配在一起,口感非常有趣。
接下来是海鲜拼盘
在挪威极寒水域长大的扇贝自然比普通速成的扇贝拥有更多鲜甜滋味。
扇贝没有经过太多处理,只取贝柱和扇贝黄,用黑加仑糖浆以及海盐进行调味,但这样的调味方法有点“作弊”的感觉,让扇贝的鲜甜过口不忘。
Mahogany clam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贝壳,这种尺寸的北极蛤通常也就长了一个多世纪。
贝壳切丝后搭配盐渍白醋栗和白加仑,再浇上用巨藻和青口熬制的料汁,完全是海洋的味道。
但北极蛤的味道实在太强烈了,让人感觉有些腥,毕竟也是100多年的老贝壳了。
生蚝产自丹麦的limfjords这片峡湾。
生蚝稍微用水汆烫了一下,再搭配三叶草和冰岛产的小花,本身就不是很肥的生蚝吃起来更是有在吃素菜的感觉。
海胆是法罗群岛的,与核桃片搭配,再用奶油和玫瑰油进行调味。
各种食材增加了海胆味道的丰富度,是吃海胆的快乐没错了。
和菜品一起出现的还有一整条活的海参用于展示,在冰上还在蠕动。
海参的做法也很特别,把海参的皮和生殖腺分开处理,烘干后变成“薯片”一般,蘸着法(fà)式奶油一起吃。
吃起来像在吃炸猪皮,海参果然还是我无法理解的食材。
像在吃鱿鱼“意面”,鱿鱼切成丝后,裹上烤海带制成的酱汁,有很浓郁的焦糖黄油香气,让人完全无法抗拒。
吃完鱿鱼后,并没有着急上下一道菜,而是带着我们参观了Noma的中央厨房区域。
并一一介绍了各个岛台相应的职责。
入口处的海鲜标本
回到座位上,下一道菜已经上来了。
蜂蜡制成的容器装着以海螺肉和腌渍玫瑰为主菜的沙拉,用了超过40种食材。
挺 健康 的。
鳕鱼头上的肉自然鲜嫩可口。
而这道菜的重点在于搭配的三种调味料——蚂蚁酱,山葵汁,混合香料。
Noma一直热衷于使用蚂蚁进行调味,因为蚂蚁独特的酸味和辣味是其他所有食材无法模拟的。
用巨藻制成的脆片装着烤鳕鱼脸颊上的肉,点缀上冰岛的山葵花。
整个鱼头的精华都在这一口上了。
没想到这儿就开始上甜品了(我还没吃够)
一个完整的“青口”。
用发酵过的梨做成青口的壳,里面装着海带味的冰淇淋,还配有甜菜根、沙果、甘草等等一系列食材用以增加风味。
本以为味道会有些怪,但甜咸味的冰淇淋意外的好吃。
我真的好喜欢Cloudberry这个名字,因为是黄色的,所以也被叫做黄莓。
这道甜品是酸奶冰沙浇上云莓酱汁,上面的松果用糖浆浸泡过,再加点点松树油,整道甜品都很“森气”。
Noma真的很喜欢巨藻。
巨藻做成的挞底装着加了松针的奶油,松仁以及生蚝味的焦糖牡蛎脆片。
Noma把海鲜味的甜品做的实在太出彩了。
我第一次听plankton这个词是在夏威夷潜水的时候,当时潜导跟我们介绍蝠鲼(魔鬼鱼)的主要食物就是plankton(浮游生物)
嗯,魔鬼鱼,浮游生物,很有新意。
切开后倒是很丰富,蛋糕里加了黑加仑树脂,浮游生物主要出现在打发的奶油里,最后再撒上树莓冻干的粉末。
遍布世界海洋的浮游生物为Noma这一餐画上了完美句号。
最后结账的时候,还会送一个草编的螃蟹,来自于哥本哈根的孤儿院,以支持当地的公益事业。
预定了共享餐桌的话是必须点Wine Pairing或者Juice Pairing,我本来想选择Juice Pairing,感觉应该会非常有意思,但是一想到要和十多个人一起吃饭,还是选择了配酒。
Noma配酒自然是专业的,其中有一款就是和当地酒厂联名的啤酒。
当晚一共七款酒
Portlandia – Val Frison – Champagne
2016 Pyramide – Rita and Rudolph Trossen – Mosel
Gose – Noma/Flying Couch – Copenhagen
2016 Blan D’angera – Jordi Llorens – Blancafort
2007 Auksinis – Sebastian Riffault – Sancerre
2015 Erde – Maria Sepp Muster – Styria
Daigo no Shizuku – Terada Honke – Chiba
(Noma的杯子我不是很喜欢,太压手了)
吃饱喝足后,在离开前还会带着所有人参观Noma的整个厨房系统并一一介绍。
已经介绍过的中岛区域。
后厨区域
生鲜缸部分,从丹麦乃至北欧各地获取的食材都会放在这里暂养
员工“食堂”,所有菜品正式出现在菜单之前都会在这里进行试吃。
这个整木桌子我真的好!喜!欢!
展示区域,我们就是顺着这条长廊一路过来
草缸部分,之前吃到的蚂蚁就养在这个里面
最后从后门离开
吃完Noma是什么感受?
略有些失望。
国际媒体以及各类 美食 机构大多给予了Noma极高的赞誉,以至于在去之前对Noma有着极高的期望,这难免很容易产生失落感。
Noma的每一道菜都很“准确”,没有任何漏洞,但同时也很难有出类拔萃的惊喜感。
时间长了以后,我也只对其中几道菜有深刻的印象。
并且,大概是因为共享餐桌这种方式,我是第一次在Fine dining餐厅没有吃饱,全部精力都放在和周围的人聊天说话了,真的炒鸡费精力。
本来海鲜都是素菜,这话一多,就像没吃一样。
但如果问我是否还会想再去试试其他季节的菜单?应该还是会的吧,毕竟这是Noma。
对了,相较于Noma,次日吃的米其林三星餐厅Geranium才是深得我心。
地址:Refshalevej 96, 1432,哥本哈根,丹麦
套餐制:应季定价,2600-2800丹麦克朗
配酒:1450丹麦克朗
配果汁:950丹麦克朗
北京最有名的饭馆
LA pizza
地址:三里屯路33号33室
parm ham salad
上面铺了作为意大利美味代表的生火腿,切成薄薄的半透明盖在上面。先吃一口菜,缓缓的唤醒味蕾,再夹起一片生火腿,带着奶酪碎浓郁丰饶的滋味像长了小触角一样爬满舌头。在咀嚼之后悄悄的消失,缓慢的离去,步调和它到来时一样不徐不疾,意犹未尽的顺着喉咙再来征服我的身体。
等待主菜上场的短短时间里,一盘沙拉被迅速瓜分,他把最后一片生火腿夹到我的碟子里,表情里带着一种溺爱,说,看你吃的这么高兴,最后一片是你的。
我欢快接受。
玛格丽特披萨
这家的意大利pizza,在高温的炉子里烘烤一分半钟即可上桌。 起先热热闹闹的聊天,然后就被服务员打断,pizza摆在桌子上,面前呼啦一下子就是香喷喷的热气。两个人一下子都忘了刚才的对话,迫不及待的抓起一角pizza,把长长的拉丝扯断,放到自己的盘子里。
他说,好吃的pizza就要用手抓着吃,指尖感受着炉子里带出的热气,嘴巴品尝着芝士的浓香和芝麻菜的清爽,牙齿咬着烤的脆脆的饼边,才是享用pizza正确的姿势。
我把pizza像卷饼一样卷着吃,咬一口,奶酪混着浓浓的番茄酱汁流入口中,微微的烫口,却让我觉得甘愿。有些美味的享受,你是乐意去承受它所负载的小缺陷的。
我吃的速度慢,很快pizza就被他吃去了大半,他趁着芝士变冷变硬之前,把最后一角pizza拿给我说,快些吃,最后一块也是你的,再慢味道就不好啦。
提拉米苏
完美的约会,绝对不能少了餐后甜点的。点了提拉米苏,端上来的时候上面撒了一层薄薄的咖啡粉。一人一只小勺子,一小口一小口的吃,那姿态比刚刚吃pizza的样子优雅的许多。层次分明的酒香、奶香、咖啡香、巧克力香,每一口都掺着拇指饼干碎融化在口中,让冬天的寒冷和阴郁都统统远离。
老井俄式餐厅
地址: 西羊管胡同甲1号御嘉置地1层
在北京想吃到地道的外国菜,在使馆区周边的小街里,跟随着那些最懂“家乡味儿”的老外们走保准没错。
这天晚上,和朋友一起走过俄罗斯大使馆附近,遇到老井的时候就再也迈不动步子。
温暖柔和灯光从木格子窗户照出来,打开厚重的木质大门,被服务员迎进去,眼里看到的酒红和原木色的装饰,空气里散发着热汤的香味儿,忽然有种走进森林里奇妙小木屋的童话感。
餐桌上有复古的凹凸纹路,白色的餐盘,银色的餐具,透明的高脚杯。每个桌子顶上都有个顶灯,仅用光线就营造出一股舒适自在的私密感。拥有了木桌前的一切,门外的烦恼和寒冷和自己再无关联。
看着身边不少高个子高鼻梁的白皮肤食客,听着陌生的语言,看着菜单上一个又一个新鲜的菜名,感觉一下子开启了关于俄罗斯的异域旅行。
男孩沙拉
一直好奇为什么取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没有细致问过。不过由于它的特别倒是永远不会与其他混淆,每次入座后点的第一道菜。
过油炸过的土豆丝和胡萝卜、烟熏猪肉、酸黄瓜丝拌在一起,乳白的沙拉酱给的一点也不吝啬,满满的拌在一个大碟子里。它的颜色并不那么诱人,但吃上一口,在未来某个失落的日子,你会回忆甚至渴望起这种味道。
像是记忆里永远存在的一个男孩,是一种安慰。
金枪鱼沙拉
造型可爱,色彩丰富,味道清爽。三层是金枪鱼胡萝卜和鸡蛋,荤素营养搭配用心,反正每次都舍不得破坏漂亮的造型,一旦开吃,又舍不得浪费一点点好味。
奶油烤杂拌
芝士控最没抵抗力的一款。端上来就看到一层被烤的带着焦焦的金黄的表皮的cheese,用叉子拨开,里面确实藏了太多小惊喜。
软糯的土豆块,熏火腿,牛肉,蘑菇还有鸡蛋。浓郁的奶油香往上冒着,刚从烤箱里取出来,一切都是滚烫的。随便叉起一块,把丝拉的长长的,再沾上些番茄酱,吃着爽口。
反正,我所理解的幸福,就是被奶油挂在舌尖的感觉。
像欲说还休的一句情话,都藏在肚子里。
罐焖牛肉
战斗民族的经典菜式。分量给的足足的,食肉动物的最爱。牛肉炖的软软烂烂的足够入味,吃起来不会塞牙。附送一碗米饭,饱餐一顿连汤汁都不会浪费,非常治愈系的温暖口感。
红菜汤
口味地道的俄菜,红色的汤看着就让人高兴。汤头很香的淡奶油的味道,还有很多牛肉块和红菜丝,土豆长条很入味,搭配起来的口感层次很多样,喝起来暖洋洋的。搭配蒜香面包吃最好了。
蜂蜜蛋糕
俄罗斯的甜品,和朋友们最后分食一个,软软糯糯的一扇,可以咀嚼的木糠,柔软的面包,夹层里是甜甜的蜂蜜。愿意所有的好日子里都有它。
黑土印象
地址:北京市东三北路环南小街三源里小区6号楼
一说起东北菜,为什么一定是穿着红棉袄的翠花端上来的酸菜?
或者是穿着绿色军大衣在冰天雪地里几个人一起热热闹闹吃的杀猪菜?
NO NO NO~
东北风除了农业重金属的纯朴气息,也有既fashion又高冷的时尚范。
气质高冷,但内心火热的东北馆子,自然是不会让你一个人来这里享受“一人食”的,这家店的分量,一定要带胃口最好的吃货小伙伴一同分享。
进门这装修,头一回来的以为是去了哪家挂错了牌子的酒吧。
半透明的高脚凳和优雅的吧台,那是好看的。
再往里面走,敞亮的灯光底下,颇有现代感的桌椅,才是这一天用餐的地方。丝毫没有其他东北餐厅扑面而来的大红大绿。
好了,到这就先上菜。
豆角焖卷子
这菜和东北人一样实在,大盘上来,有菜,有主食,恨不得分分钟填饱肚子。豆角炖的软烂软烂的,混着汤来上一勺,一吃就停不下来。里面的长条卷子得在热汤里多泡一会,劲道也不会消散,等到泡的变深了颜色,吃下去有韧劲,还有豆角和肉汤的鲜美。
杀猪菜
在东北,杀猪菜在过去是过年才吃得上的大菜。丰盛又温暖,血肠,酸菜,再配上些猪的零碎内脏和肉,在慢火上炖着。咕嘟咕嘟的沸腾,热气往上冒着,似乎什么烦恼都给咕嘟咕嘟的冒走了。
酸菜炖出的高汤很醇厚,喝下去更开胃了。血肠吃起来浓香,猪肉吃着过瘾,这么一大份,小伙伴们一起肯定能吃的畅快。
锅包肉
食肉动物的最爱,东北菜的杰出代表选手。
外酥里嫩的锅包肉,炸得金黄,滚烫的端上来,外面裹的糖醋汁酸甜可口,最好的是肉要肥瘦兼有,一口下去软的硬的酸的甜的,瘦肉吃着结实,肥肉也不再油腻,喜欢的滋味都不少。
趁着热气和朋友们一起抢着吃,只是小心,这脆皮里的肉常常会让人烫了舌头。
大花卷
店里的必点主食,拍照晒朋友圈的装逼利器,通常都是大家手机先“扫毒”,再开动。
为什么叫“大花卷”,因为大呗。带上个小脸的姑娘去,没准和人家的脸一样大。
够大够分量,一起分着吃过大花卷,天南海北是朋友。
韭菜盒子
能够胜过一切香水的韭菜盒子,吃过了肉觉得还不过瘾的时候的黄金配角。
封边捏了好看的褶子,吃的时候,轻轻的把薄薄的面皮咬开,韭菜拌着鸡蛋的鲜味带着噗的声音冒出来。
一口一口又一口,分分钟一个下肚,任务完成。
拔丝地瓜
完美的聚餐怎么能少了餐后的甜品?
端上桌就没人顾得上拍照了,趁着能拉起长长的丝,来上一块才不辜负的厨师的恩情。
软糯的地瓜外皮炸的金黄香脆,迅速夹起来沾下凉水,甜蜜蜜的吃下去,笑的也要甜蜜蜜。
石塘咀
地址:工人体育场北路4号机电研究院十号楼1楼
石塘嘴外面的装修极低调,简单的木色,屋顶一个黄色的招牌。用香港的地名来做店名,比起习惯用X记做名字的粤菜馆,更显得有香港气质,好像进了这道门,就到了这个地方一样。
我们了解任何一个陌生的城市,不都是从嘴巴开始的么。
室内也是老式港风的装修,怀旧的大理石地面,墙上挂框贴着香港的广告或者电影海报,背景音乐也是粤语歌。
好的就餐环境需要一种情境,在点完单的等候时间,听到周围几桌人在用粤语聊天。轻轻松松就让人回忆起香港那些密集狭窄的街道,里面迅速穿行的人和车,挤挤挨挨的高楼,还有街边茶餐厅透出的时光留下的沉淀。
金牌豉油鸡
鲜嫩的鸡肉浸在汤汁里,咸甜口的滋味。甜酱油的使用比例得当,让人爱不释口。一直觉得能做出好吃的鸡肉是很难的,因为很容易造成肉质发柴或者腥气过重,这里的金牌豉油鸡把这些雷完美的规避过去,我们欢欢喜喜的吃个不停,恨不得把空盘里剩余的汤也拌进米饭里吃干净。
菠萝咕咾肉
店里的招牌菜,放眼过去,几乎所有桌都来上一道。首先色彩亮丽鲜艳,颜值可打高分。酸甜的比例和谐,谁都没夺走谁的光芒。大块的肉被裹在酥皮里,口感很嫩也入味。酥皮带着浓稠汤汁微微的酸味,很是开胃。菠萝块和青椒块吃着爽口。一道菜能吃到许多种味道的综合,意犹未尽的时候,也吃的见了底。
金沙豆腐
算是一道有创意的菜品。外皮金黄酥脆薄薄的一层是面包糠,里面是嫩豆腐,要很小心的才能盛到自己的碟子里,用筷子不小心就把柔嫩的豆腐夹的粉身碎骨。吃起来有以往吃炸鲜奶的感觉,香香脆脆的入口,里面的嫩豆腐流淌出来,都是幸福的小惊喜。
腊味煲仔饭
在北京难得能吃到的好味的腊味煲仔饭,心甘情愿的等它迟迟才能上桌。如果肚子装得下,我恨不得一个人吃光一整份。面前的煲仔饭滋味十足又热气腾腾,米饭粒粒分明,劲道有嚼头,腊肠腊肉的香味满满的,倒上酱油,服务员帮忙均匀的拌好。吃到脆脆的锅巴像是中了奖一样的开心。
冰皮榴莲
港式的点心永远都是值得留下肚子在餐后去品尝的。石塘嘴的冰皮榴莲一定不会让榴莲控们喜欢,软糯的冰皮里面包裹的是整块榴莲,而非榴莲泥。这样需要自己慢慢咀嚼,花更多的时间用嘴巴和舌头去品尝榴莲的香味。哪有什么好味道是一步到位的,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对榴莲的评价。
喜欢与不喜欢,都是各自的选择。
东四民芳餐厅
地址:朝阳门内大街79号
在北京,总有些历史悠久的京味菜,怎么吃都吃不腻。北京朝阳门一带的东四民芳餐厅,听说已经营业超过20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民营餐馆。不大的门脸,每到饭点就开始排长长的队,屋里的装修已经很旧了,但这并不会给菜品味道打什么折扣。
菜单上的菜名没有什么浮夸与陌生,都是耳熟能详的家常菜,但是可以一吃再吃。
许久不来,还会想念,总是惦记着什么时候再回去解馋。
这些年在北京生活,几乎把菜单上的菜品尝了个遍。即便如此,每每走到附近,还想再去坐坐。
东北拉皮
冬天吃了爽口,夏天吃了爽口。端上来一盘拉皮觉得无功无过,用筷子拌起来发现惊喜都藏在下面。芝麻酱味道调的足够,加上萝卜丝、黄瓜丝、胡萝卜丝,和弹滑的拉皮拌在一起吃,多种口感的融合可以当做一个好的开端。
鱼头泡饼
真够味的鱼头泡饼,贴心的有大份和小份,可以根据饭局人数多寡来定。大大的一个盘子上桌,几乎要把桌子占满,还没吃到口中,心里已经得到美味的满足。大鱼头炖的香浓的汤里,泡着五花肉片、粉条和豆腐,吃起来都格外鲜美。烙饼都是现做的,金黄的切成菱形,外皮酥脆,泡到汤里浸软,鱼汤的味道全部渗进劲道的饼中,一份饼渐渐就会觉得不够吃,总要多加一盘。
如果是南方的主食党不习惯吃面食,点一份米饭浇上鱼汤也会很快吃到见底。
鱼香肉丝
几乎是所有厨师都会做的一道菜,但真正做的好吃的餐厅却为数不多。好像大家都觉得太普通了,反而很少在正式的筵席上见到它露面,而更多追求花哨的厨师,做出来的味道也并不可口。
民芳的鱼香肉丝,配菜的比例得当,鱼香汁的味道刚好,和老朋友聚会的最佳选择,没有什么虚伪和掩饰,大家都坦诚相待在饭桌前,吃最经典的菜肴,讲最真实的故事。
不会出错也不会遗憾。
宫保鸡丁
喜欢的人可以很多,爱的人很少。菜单上的宫保鸡丁很多,好吃的很少。如果不知道下一个选什么才好,那就吃宫保鸡丁吧。花生米炸的喷香酥脆,鸡丁软嫩可口,还有脆脆的青椒片,为什么不试试呢。
炒合菜
算是老北京菜的代表作品吧,豆芽粉丝和韭菜炒在一起,经典的蔬菜滋味搭配的鲜香美味,盛产韭菜的季节来上一份,尝尝舌尖上的北京的春天。上面来一个摊鸡蛋,配上个春饼卷着吃,刚好。
芝麻酱糖饼
我给芝麻酱糖饼的评价是,这是全北京我最爱的甜点,没有之一。
经典的味道像是一个体己的好朋友,无论多久没有见面,永远真诚,永远贴心,一张口,还是过去熟悉的老味道。
念旧的人觉得亲切,尝鲜的人觉得可口。
上海有什么有名的餐厅呢
1.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法国顶级厨师Paul Pairet创办的上海顶级餐厅,每天只接待10人,并且为了保持神秘,没有人知道这家餐厅的地址,都需要专车接送,而且需要提前两个月预定才可以吃到
2.谭氏官府菜
谭宗浚父子创立的私家菜馆,拥有百年的历史,这里可以享受到最美味的鱼翅菜,当然价格也不菲。
3.鮨一
它是很强大的存在。这里全部食材当天日本空运,鮨一的店面不大只有16张台,所以需要你提前预定才可以。
4.望江阁
望江阁位于外滩三号,可以说全上海最浪漫的餐厅,整个外滩三号顶层只为两人服务,这里有最好的法式美味,还有最浪漫的求婚场景。
洪齐林老镇
安远路靠近延平路的沿街店面,
和其他一些弄堂餐厅一样,
都是老板家的住房改造的。
装修比较随意,有些陈旧的红木家具和桌椅,
看着就想起小时候住的石库门房子。简单的小店只有上下两层,每层几张桌子,
出品的家常菜倒是比想象中好。狮子头好大一个的肉球,
重点是里面有巨大一块马蹄!意外惊喜啊
很有嚼劲很紧实超级推荐